第二十九章 心碑-《庚子疫》


    第(2/3)页

    她写了请战书,按下了红手印,发给祝义。

    祝义仍然没有同意,让她再休息七天。

    但是她毅然离开家门,踏上了奔赴一线的漫漫长路。到处封路,没有公共交通,父亲把她送到镇里。她在镇里找到了一辆摩的,到了县城。县城公共交通全面停止,她在县城住了一晚,仍然没有找到车,她向同学借了一辆自行车,决定骑车返回省城!这个决定大胆但充满了艰辛和危险。县城离省城三百多公里,而且天气十分恶劣,她犹豫再三,想:退,只有回家,呆在老家也许安全,舒适,但是我不能当逃兵,即使这样我躲过了劫难,那又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进,雨雪交加,路途遥远,就是不停地骑行,恐怕也得要一天一夜,安全吗?体力能支撑吗?

    她的眼前出现了祝义、孙爱兵、甘子同、吴爱春、刘欣欣等人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一线的身影。她咬紧牙,对自己说:小芳,你就是死在了路上又有何憾?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她决定前行,从凌晨五点到深夜,已经在这条高速公路上,骑行了快四十八小时。饿了,啃几块饼干;渴了,喝几口矿泉水。她只有一个心愿:尽快到达抚民医院,尽快投入到抗疫一线战斗中去。

    张大为知道小芳此行的情况后,心猛然一惊,仿佛被人撕着似的。眼前这个身材瘦小的姑娘,才二十四岁,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个孩子,比自己的女儿张倩还小,然而若不是在此时此地偶遇她,又有谁相信一个女孩子有如此的勇敢和胸怀!

    张大为情不自禁,涌出两行热泪,上前拥抱着小芳,说:“姑娘,我的好女儿!”

    离省城还有几十公里,张大为带上小芳,把她的自行车放在后备箱,向省城进发。

    深夜,他们来到了抚民医院。当张大为带着小芳出现在祝义面前时,祝义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十分惊讶。

    刘欣欣跑上前来,抱住小芳,说:“小芳,没想到你这么勇敢,然而你又这么傻!”

    祝义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小芳,说:“安全就好,以后再不准这样盲目,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向你父母交待啊!”

    张大为问祝义:“现在医院抗疫情况怎么样?”

    祝义说:“不瞒你说,我们医务人员已经支撑到了极限,急需休息,又有好几名医务人员感染了,处于十分危险状态,医疗物资紧缺,尤其是防护服,隔离服,医用N95口罩等,至于医疗设施那就更紧张,我们的现状是等待救援,急切的及时的救援!”

    张大为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在全国几十支医疗救援队,数万名白衣战士正在奔赴湖北一线。中央领导也亲临一线指导。这都说明,我们不是在孤岛,我们也不是孤军作战。”

    这时,刘欣欣急忙跑过来,对祝义说:“祝主任,甘子同病情突然恶化,十分危急。”

    祝义立即走向隔离区,穿好防护服,转身进了ICU重症病房,着**救甘子同。

    张大为望着穿着厚重的隔离防护服上写着名字的祝义的身影,心情复杂而沉重。作为领导,他敬佩祝义及其同事们在抗疫一线的义勇精神与救死扶伤的杏林仁德,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社会、国家和人民在危难时,就没有人去冲锋,去担当,去战斗;作为姐夫,他很心疼祝义,祈祷他平安吉祥,在与死神抢人时,又要自己做好防护。现在已经有多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并殉职,在这个谁也难以预测的劫难面前,难以预测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幸运与灾祸我们任何人无法选择。

    抚民医院ICU重症室,祝义、孙爱兵、吴爱春、刘欣欣、吕姐等,在全力抢救甘子同.这已是第五次全力抢救,把甘子同从死神手里夺回来这样的拉锯战,一个周内进行了多次!所有的办法都想到了,所有的救治手段都用上了,尽管如此,祝义决定还是继续利用ECMO抢救,静脉插管,抽血氧合。

    刘欣欣拿来笔和记事本。

    甘子同在上面写道:不用上ECMO,把设备用于更需要的人吧。他开始反抗拒绝抢救。他断断续续地说:“我想跟妻子视频,看看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