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与黄月英交谈-《神话版大秦》


    第(2/3)页

    “月英,现在产量有多少?”

    胡亥道。

    黄月英摇摇头。

    “陛下,那些设备全靠工匠手工打造,一个月时间才打造出来一套小高炉。

    产量有限,一天也就900斤上下,不够工坊使用呢?要想扩大产量,必须继续打造高炉,

    最好是把高炉规模加大,那样才能增加产量。帝国现在各方面都需要钢材,根本供不应求。”

    黄月英道。

    胡亥也知道,秦帝国确实发展迅速,好多方面都需要上好的钢材,连百姓常用刀具、农具也需求旺盛。

    产量不足啊!

    “月英,你们有办法让高炉加大,加大后不会出问题吧!”

    胡亥道。

    “陛下,放心吧!只要严格按照技术资料上的配比、工艺步骤操作,正常情况下,

    不会有问题。对了,那个焦煤已研究出来了,现在已经建了一个焦煤厂。

    满足炼钢的需求,不过产量还是小,一旦冶炼钢铁上量,肯定不够用。”

    黄月英道。

    “这些事,你们研究后做决定,不需要问朕,问了也白问。朕也不懂这些事。”

    胡亥道。

    “陛下,焦煤加大产量有很大局限性,需要增加好多辆四轮马车,还要运输人员,

    开采原煤的人,涉及到好多方面。不是我们决定了就能进行的。”

    黄月英道。

    编制啊!

    胡亥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妥,一下子又想不出来。

    “月英,让朕想想,貌似有更好的手段操作。”

    胡亥道。

    咚咚咚。

    胡亥手指在敲桌子。

    “对了,月英,你们为什么要把煤炭运回工坊呢?可以考虑在原煤开采的地方修一个焦煤厂,

    那样不是可以省下很多事吗?省得路上浪费,多耗费运送费用。”

    胡亥道。

    哦!

    对啊!

    本小姐咋没想到呢?

    “好了,这事我们工坊可以解决,不必陛下操心了。”

    黄月英道。

    “月英,曲辕犁、水车生产情况如何?帝国实际控制区全都使用上了吗?”

    胡亥道。

    “陛下,不论是曲辕犁,还是水车,我们工坊生产量都很大,不过,

    我们又在旁边修建了一个车间,专门用来生产这二种东西。我们工坊生产出再多,

    也赶不上秦军收复地盘的步伐,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要知道,水车那东西,

    可是由朝廷出钱,免费给各地安装,所以,无法满足。反到是曲辕犁,

    由百姓租借,等到粮食收割后再还给朝廷。这个基本满足辖区内百姓使用。

    不过呢?

    本小姐听说,非帝国实际管辖区,有好多大家族在仿造,高价销售出去,获取暴利。”

    黄月英道。
    第(2/3)页